2000字范文,分享全网优秀范文,学习好帮手!
2000字范文 > 网红学霸亲授99个高效技巧 其中的3个技巧 可以让写作效率翻倍

网红学霸亲授99个高效技巧 其中的3个技巧 可以让写作效率翻倍

时间:2019-10-21 22:28:07

相关推荐

网红学霸亲授99个高效技巧 其中的3个技巧 可以让写作效率翻倍

前段时间给某个平台写讲书稿,读了斯科特·扬的《超效率手册》,这本书的副标题是:99个史上更全面的时间管理技巧。书里面分享了许多提高效率的小技巧,很精炼的小书,值得一读。

这本书的作者是斯科特·扬,堪称网红学霸,我最开始知道他,是读了他的那本《如何高效学习》。自高中开始,斯科特·扬就展露了惊人的学习天赋,他放学后不学习,却以全班第二的成绩毕业。大学的时候,也不怎么花时间学习,但成绩仍然保持在A。

后来,他用12个月的时间,学完了麻省理工大学33门计算机课程,节省了150万学费,被传为美谈。上面提到的《如何高效学习》这本书,就是根据这段经历写成的。他还曾在TEDx演讲台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,后来,开办了一个学习类的博客网站,将自己的影响力推广到全世界,现在他的粉丝遍及全世界。

在这本《超效率手册》里,斯科特·扬从自己的实际学习、工作经验出发,提炼出99个高效工作的技巧,有些是老生常谈,有些还挺新颖的,值得尝试。我在读书的过程中,发现了几个能够提高写作效率的小tips,在这里分享给大家。

一、双流理论

大多数创作面临着两个挑战:第一,建立足够的创意素材,这些素材呈现的是最原始的想法,第二,将这些素材提炼、加工成有用的东西。同时进行这两项工作,则会造成创作阻塞。

为什么呢?这是因为:

“创造的任务和提炼的任务需要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。一个必须是自信、热情、有表现力的;另外一个需要缄默、挑剔、有所限制的。当你试着同时进行这两种工作时,这两者会互相抵消。”

看到这个理论的时候,我在心里惊叫起来,这个说得太对了。我以前写文章的时候,写到中途,需要验证某个想法,或者确认有些模糊的细节是,会去网上查资料。有时候只需要确认一个点,我却要筛选很多资料,浪费不少时间。等查完资料,我再继续回过头来写时,会发现思路没那么连贯了,这非常影响写作效率。

后来,我优化了下写作方法,在写的时候,规定自己不停地写下去,遇到需要查资料的地方,在旁边标注关键字,或者大概的思路,用括号或者底色标识出来,等文章初稿全部完成,再去查找需要的素材,确认相关的细节。

这样一口气写下来,思路顺畅很多,也比较有成就感,心情也挺好。所以看到斯科特·扬的“双流理论”时,有点窃喜,这不就是我正在实践的方法吗?

二、搅拌的艺术

什么是搅拌的艺术呢?斯科特扬认为,人的大脑有点像旧水泵,需要用曲柄努力让水位上下变化来取水。有时候,尽管你很努力,但是出来的水还是棕色的、甚至带着点铁锈味。想要获取干净的水,就要不停地抽水,将这些脏水抽出来后,才能汲取藏在下面干净的水。

引申到工作中来,你为某个项目出谋划策,刚开始想到的可能都是糟糕的点子,这时候如果你放弃,这个工作就会拖延下去,正确的做法是继续努力地想,把思维中的浊水都抽干,在这个过程中,你可能会灵光乍现,想到绝妙的好点子,这就是潜藏在浊水下的清水了。

在写作上,这个法则依然适用。我就有这样的体验,有时候觉得自己写的东西很烂,简直没法写下去,如果停止写,那么一连几天,可能都写不出来什么东西。如果强迫自己,写得再烂,也要坚持写,写着写着,思路反而清晰了,而在写的过程中,经常有更好的点子冒出来,取代了之前的点子。

这其实运用的就是斯科特·扬说的“搅拌的艺术”,“只有搅拌了足够的垃圾,你才会开始创造伟大的作品。”不要怕写的东西糟糕,海明威说了,“The first draft of anything is shit!”一切文章的初稿都是狗屎,伟大的作家都这么说了,我们还有什么可顾忌的?只管不停地写下去就好了。

三、帕金森定律

斯科特扬在书中提到了“帕金森定律”,这个定律说的是,“只要还有时间,工作就会不断扩展,直到用完所有的时间。”简单来说,就是如果给你一天来完成任务,你就会花一天,而如果只给你2个小时完成任务,你也能在2个小时内完成。

很多职场人士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:leader给你布置个任务,让你三天完成,你会在第三天提交。而如果临时有比较急的任务,必须在下班前完成,你只花两三个小时,也能把任务完成得差强人意。

这说明什么呢?很多工作其实可以灵活应对,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。我觉得这定律在写作上仍然成立,写作这种东西,无法尽善尽美,总有优化的空间。如果不限定时间,可以无限拖延下去。我自己在这方面感受很深。

我写得最快的文章是《禅与饮茶的艺术》书评,在一天之内看完书,拟定提纲,写完书评并优化,发布到各大平台上,文章写了近5000字,质量也还行。为了在当天完成任务,我非常专注,而且使用语音写作,对我来说impossible的事情,最后还是完成了。

给自己设定deadline,我就有紧迫感,为了按时完成任务,我摒弃了“完美主义”,反而能更畅快地完成任务。如果对自己不加约束,这篇书评写上半个月也是有可能的。知道了帕金森定律后,在写作时,尽量给自己设定好时间,就能大大提高写作效率。

写在最后

这本书里面还有些小技巧,非常值得尝试。比如:数字化管理自己的资料,践行“信息节食”等等,这些方法看上去很简单,但能够付诸实践,并坚持下来,就没那么容易了。想切实提高写作效率,还是要多尝试、多行动,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。

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,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。
网友评论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站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