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0字范文,分享全网优秀范文,学习好帮手!
2000字范文 > 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的文史和生平

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的文史和生平

时间:2019-02-11 07:31:36

相关推荐

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的文史和生平

宋仁宗景祐三年丙子(1036)

十二月,苏轼,他出生了。

宋仁宗嘉祐元年丙申(1056)

苏洵携其二子苏轼、苏辙入汴京,欧阳修还荐苏洵于朝。

宋仁宗嘉佑二年丁酉(1057)

苏轼、苏辙、曾巩进士及第。苏洵妻程氏卒,苏洵父子奔丧返蜀。

宋仁宗嘉祐四年己亥(1059)

苏洵及苏轼、苏辙舟行出蜀至荆州,作《南行集》。

宋仁宗嘉祐六年辛丑(1061)

苏轼、苏辙并中制科。苏轼前往凤翔府任签判,作《和子由渑池怀旧》。

宋英宗治平三年丙午(1066)

苏洵卒(1009-)。苏轼、苏辙二人扶丧归蜀。

宋神宗熙宁二年己酉(1069)

苏轼、苏辙返汴京。

宋神宗熙宁四年辛亥(1071)

苏轼被贬通判杭州,作《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》《游金山寺》。

宋神宗熙宁五年壬子(1072)

苏轼作《吴中田妇叹》。

宋神宗熙宁七年甲寅(1074)

苏轼知密州,作《沁园春》(孤馆灯青)。

宋神宗熙宁八年乙卯(1075)

苏轼在密州,作《江城子》(十年生死两茫茫)、同调(老夫聊发少年狂)。

宋神宗熙宁九年丙辰(1076)

苏轼在密州作《水调歌头》(明月几时有)。

宋神宗熙宁十年丁巳(1077)

苏轼知徐州,秦观谒见苏轼。

宋神宗元丰元年戊午(1078)

黄庭坚以诗寄苏轼,苏、黄订交。苏轼作《日喻》、《浣溪沙》(旋抹红妆看使君)五首。

《日喻》中的两段比喻:

生而眇者不识日,问之有目者。或告之曰:“日之状如铜盘。”扣盘而得其声。他日闻钟,以为日也。或告之曰:“日之光如烛。”扪烛而得其形。他日揣籥以为日也。日之与钟、蓄,亦远矣,而眇者不知其异,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。

南方多没人,日与水居也,七岁而能涉,十岁而能浮,十五而能没矣。夫没者,岂苟然哉,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。日与水居,则十五而得其道。生不识水,则虽壮,见舟而畏之。故北方之勇者,同于没人,而求其所以没,以其言试之河,未有不溺者也。故凡不学而务求道,皆北方之学没者也。

此文论证了对事物的认识不能依赖片面的见闻,必须经过实践才能掌握事物规律的道理,说理十分透辟,但它的说理是借助生动的事例,或者说是通过文学形象来展现的,所以它既能使人得到知性的认识,又能带来审美的愉悦。

宋神宗元丰二年己未(1079)

苏轼在知湖州任,作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》;被逮入京,遭“乌台诗案”。

宋神宗元丰三年庚申(1080)

苏轼谪居黄州。

宋神宗元丰四年辛西(1081)

苏轼作《浣溪沙》(覆块青青麦未收)五首。

宋神宗元丰五年王戌(1082)

苏轼作《赤壁赋》、《寒食雨二首》、《定风波》(莫听穿林打叶声)、《念奴娇》(大江东去)、《西江月》(照野淤游浅浪)。

宋神宗元丰六年癸亥(1083)

苏轼作《记承天寺夜游》。

由于苏轼作文以“辞达”为准则,所以当行即行,当止即止,很少有芜词累句,这在他的笔记小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。如《记承天寺夜游》:

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,夜,解衣欲睡,月色入户,欣然起行。念无与为乐者,遂至承天寺,寻张怀民。怀民亦未寝,相与步于中庭。庭下如水空明,水中藻荐交横,盖竹、柏影也。何夜无月?何处无竹柏?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。

全文仅八十馀字,但意境超然,韵味隽永。

宋神宗元丰七年甲子(1084)

苏轼量移汝州,作《谢量移汝州表》《石钟山记》《题西林壁》。

至幕夜月明,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。大石侧立千彻,如猛兽奇鬼,森然欲搏人。而山上栖鹘,闻人声亦惊起,磔磔云常间。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,或曰,此鹳鹤也。余方心动欲还,而大声发于水上,噌吰如钟鼓不绝,舟人大恐。

苏轼的《石钟山记》寥寥几笔即画出一个幽美而又阴森的境界,读之恍如身临其境,作者赏幽探险、务实求真的情怀也随之展现无遗。而情景交融的描写又是直接配合议论的,堪称叙事、抒情、说理三种功能完美结合的典范。

宋哲宗元祐元年丙寅(1086)

苏轼为中书舍人、翰林学士、知制诰。

宋哲宗元祐二年丁卯(1087)

苏轼、黄庭坚在汴京,多唱和之诗。黄庭坚作《双井茶送子瞻》,苏轼和之。

宋哲宗元右四年己巳(1089)

苏轼出知杭州。

宋哲宗元祐六年辛未(1091)

苏轼召为翰林学士承旨,旋出知颍州。

宋哲宗元若七年壬申(1092)

苏轼调知扬州,召为兵部尚书兼侍读,旋改礼部尚书。

宋哲宗元佑八年癸酉(1093)

苏轼出知定州。

宋哲宗绍圣元年甲戌(1094)

苏轼谪居惠州。

宋哲宗绍圣二年乙亥(1095)

苏轼在惠州作《荔支叹》。

宋哲宗元符三年庚辰(1100)

苏轼遇敖渡海北归,作《六月二十日夜渡海》。

宋微宗建中靖国元年辛巳(1101)

七月,苏轼,他卒于常州(1036一)。

夫天地者,万物之逆旅也;光阴者,百代之过客。——李白

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,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。
网友评论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站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