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0字范文,分享全网优秀范文,学习好帮手!
2000字范文 > 读杜甫《月夜忆舍弟》 战乱诗人与亲人分散 抒发思念与担忧之情

读杜甫《月夜忆舍弟》 战乱诗人与亲人分散 抒发思念与担忧之情

时间:2021-01-12 18:18:35

相关推荐

读杜甫《月夜忆舍弟》 战乱诗人与亲人分散 抒发思念与担忧之情

“戍鼓断人行,秋边一雁声。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有弟皆分散,无家问死生。寄书长不达,况乃未休兵。”

这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杜甫题下的一首诗,全诗语言凝练,结构精巧,层次井然,当时所蕴含的感情悲伤沉重,所渲染的氛围悲凉凄婉,寄托了诗人心中浓烈的思念与担忧之情。全诗情真意切,悲痛之情溢于言表,读之令人不禁潸然泪下,极具艺术感染力。在该诗当中,诗人首先描写了当时自身的所见所闻,点明当中战乱的环境,渲染了悲凉沉重的氛围,奠定了全诗沉痛的情感基调。

在烘托了凄凉孤寂的氛围之后,诗人继续点明如今的时节,正是白露秋寒时节,月光凉薄,但对于诗人来说,无论他身在何处,家乡的明月始终是最皎洁的,实中有虚,虚中有实,虚实结合,精妙无比。随后诗人继续写到该诗的主题上,叙述了如今与亲人分离的事实,战火狼烟不断,烽火点燃山河,几个弟弟如今正在战火燃起的地区,也不知道如今是生是死。因为战乱的频繁,依旧局势的危急,那一片爆发战乱的地区,如今连书信也无法寄到。而面临这样境遇的诗人,心中的悲痛之情可想而知,既深沉又悲怆。

联系诗人的身世经历与该诗的创作背景,也能对该诗当中所蕴含的悲痛情感有一个更好地理解。诗人亲身经历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,自从安史之乱爆发之后,山河逐渐开始破碎,烽火点燃山河,战乱频繁,这些地区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,堪称生灵涂炭。战乱时无情的,战乱也是难测的,人在战乱之前,显得渺小无比,连生与死都难以决定。而当时的诗人不仅目睹了战争的残酷,过着羁旅异乡的生活,就连自己的亲人也深陷战乱当中,不知道是生是死,让人预料不到结果,也让人不敢去预料。

“戍鼓断人行,秋边一雁声”当中,诗人开篇就描绘了当时的自然环境,通过描绘自然环境,渲染当时悲凉沉重的氛围,奠定全诗悲壮又哀痛的情感基调。戍楼上面再次响起了禁止通行的鼓声,鼓声打破了沉寂的夜色,也阻断了行人向前的脚步,边塞已经进入了深秋季节,只剩下孤雁发出一声凄惨的哀鸣。在这两句当中,无论是前一句当中的“鼓声”,还是后一句当中“孤雁”的哀鸣声音,都带有浓重的悲哀感。

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当中,诗人在这两句当中继续点明时节、时间和点题,描绘白露节的月色。今夜是白露节,霜露降临,进一步烘托了悲哀伤感的氛围。原本自白露节外,天降寒霜,天上那轮明月也愈发皎洁晶莹,但是对于诗人来说,还是家乡的月亮最晶莹剔透。其实无论在什么地方,抬头一望,天上的明月都还是那一轮月,月亮是无情的,也是不会变化的,能变化的只有人的心情与感受,诗人思念家乡,就连望月的时候,也不由自主地认定家乡的明月最亮。

“有弟皆分散,无家问死生”当中,诗人主要写自己如今担忧的事情,他如今担忧的不是自己,而是不知生死的几个弟弟。他有几个弟弟,如今在战乱区,诗人与他们都分散了,如今无家可归的诗人也无法知道他们是生是死。“寄书长不达,况乃未休兵”当中,非是诗人不回故乡,不去寻找弟弟,而是因为此时战火狼烟不断,弟弟所在的地方战乱频繁,外面连书信也寄不到。这两句当中体现了诗人心中的无奈奈何之情与悲痛的心绪。全诗层次井然,情感悲痛。

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,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。
网友评论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站立场。